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5110

主办单位: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(区广播电视台)
本报杭州专电儿童近视问题已经超越了学校和家庭的范围,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。尤其是学龄儿童的近视,每年的省“两会”上,代表和委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。我市省政协委员孙小晓在今年的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建议,要加快形成政府、学校、家长、医疗机构立体防控体系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近视调查报告显示,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,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40%,并且近视的发生呈现逐步低龄化的趋势。“儿童近视除其本身的遗传因素外,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保护好眼睛。”孙小晓列举了三大类,主要是电子产品普及、用眼习惯不良以及投影设备的高频使用。
“相对于前两点,往往被忽视的是投影设备的高频使用。”孙小晓调研后发现,目前几乎所有中小学校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,投影仪对比度小、字迹模糊、强光刺激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龄儿童眼睛容易过度疲劳,可能影响视神经和视细胞正常发育。此外,灯泡直接决定投影画面质量,正常情况一年半左右就应更换一次。“但现状是因费用较高,许多投影仪灯泡均为超年限使用。”
孙小晓呼吁,必须加快形成政府、学校、家长、医疗机构立体防控体系。首先要充分发挥家庭在近视防控中的核心保障作用。教育、卫健部门联合加强科学用眼的宣传教育力度,指导家长控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、学习掌握正确写字姿势,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。教育部门要督促中小学校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,确保学生在校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。合理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,及时更换投影仪灯泡。
医疗机构在近视防控中的支持作用同样不可或缺。“幼儿园、中小学校要健全完善眼病及视力筛查体系,降低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。”孙小晓说。
##########